燃料電池行業深度報告:燃料電池正迎來春天
2016-08-22
全球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進程加快。1)豐田本田燃料電池汽車放量在即,有望迎來爆發期。2014年豐田、本田等多家廠商集中發布燃料電池汽車,使得燃料電池汽車備受關注,其中最引起轟動的是豐田發布的Mirai(未來)與本田發布的Clarity。豐田計劃到2016年和2017年產能分別增至2000輛和3000輛,2020年前總銷量達3萬輛,本田為Clarity設定的2016年銷售目標是200輛,同時本田公司與通用公司達成聯合研發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的協議,共同規劃下一代燃料電池車型。2)福田汽車斬獲百輛燃料電池客車訂單,開啟國產化征程。2016年5月23日福田汽車接到北京新能源汽車租賃公司購買100輛歐輝燃料電池電動客車的訂單,成為目前最大批量的氫燃料電池電動客車訂單,預計2016年底交付60輛,明年底前交付40輛,福田公司成為全球第一家真正實現氫燃料電池客車產業化的企業,推進了國內氫燃料電動汽車市場化進程。
燃料電池實現高效率和零排放,是新能源汽車的終極目標。鋰電池是封閉的電化學系統,其活性物質貯存在電池內部,工作時無需加入燃料也無排出廢物,與環境只有能量交換而沒有物質交換,而燃料電池工作時,燃料和氧化劑由外部供給,因此系統的能量密度主要取決于儲氫系統的儲存量,燃料電池在能量密度上提高的空間廣闊。燃料電池汽車效能比汽油車高44%,充電時間比鋰電池電動汽車車大幅減少,真正實現高效率和零排放,是新能源汽車的終極目標。
應用領域需求廣闊,燃料電池望進入快速成長期。產業下游的終端應用主要包含三個領域分別為固定發電領域、交通運輸領域和便攜式領域,除了交通運輸領域,固定發電領域應用推動燃料電池需求持續增長,主要包括分布式發電以及無間斷電源。熱電聯產(CHP)發電方面,燃料電池純發電效率45%,使用熱電聯產(CHP)發電效率可達85%,且排放清潔,噪音小,是新一代發電技術。家用燃料電池屬于微型熱電聯產發電系統,可在發電的同時產生熱水,家用燃料電池最大的優點是可直接使用燃氣發電,因此可以直接接入燃氣供應系統;分布式發電方面,美國安思卓公司推出產品根據風能、太陽能不連續性的特點,對富裕可再生能源進行智能化電解水制氫,在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問題同時生產氫氣以解決燃料電池燃料供應問題,而且做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無間斷電源市場方面,由于數據中心耗電約占整個美國耗電總量的2%,且要求極其穩定的能源供給,而可靠性高、輸出穩定的燃料電池在無間斷電源市場發揮了優勢。
發展瓶頸有望突破,燃料電池將迎來春天。1)高密度儲氫一直是氫能的利用和走向大規模生產應用的瓶頸,隨著工藝不斷改善,先進的技術和材料將助力氫能產業化。目前儲氫技術主要有高壓氣態儲氫、低溫液化儲氫和氫化物固態儲氫三種,其中氫化物固態儲氫是儲氫技術發展趨勢。2)日美加速布局加氫站,中國尚處萌芽階段。全球加氫站主要分布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許多國家計劃在未來擴建加氫站設施,因此未來全球公共加氫站數量還將持續增加。我國加氫站稀缺的主要原因是裝備大多數依賴進口,導致成本居高不下,而目前國家科技部正支持第一個完全自主研發的70MPa加氫站,存儲容量200公斤,隨著國內自主研發站示范成功,以及下游燃料汽車發展的推動,加氫站難題有望得到有效解決。3)電池成本下降將極大地促進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根據英國碳信托咨詢公司統計,當燃料電池系統成本小于36美元/千瓦時,燃料電池汽車方可和內燃機汽車競爭。美國能源部的數據顯示,2015年,交通運輸用燃料電池系統的成本為53美元/千瓦,與2006年相比下降了57.3%,同時預估2020年的成本為40美元/千瓦,燃料電池系統成本不斷降低的趨勢將極大地促進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
行業評級:推薦。目前日本汽車巨頭豐田、本田燃料電池汽車放量在即,同時福田獲得百輛燃料電池客車訂單,開啟燃料電池汽車國產化征程。相比鋰電池,燃料電池真正實現零排放和高效率,憑借優異的特性成為新能源汽車的終極目標。我們認為隨著燃料電池下游應用的持續放量,同時成本持續下降助力燃料電池迎來快速成長期,而上游氫氣供應和質子交換膜材料有望優先受益。我們看好燃料電池行業的發展前景,給予行業“推薦”評級。我們重點推薦標的:氫氣方面,華昌化工(002274)、富瑞特裝(300228);金屬電極方面,貴研鉑業(600459);膜材料方面,三愛富(600636);上海神力科技和中科同力股東:同濟科技(600846);新源動力股東:長城電工(600192)、南都電源(300068)、新大洲A(000571)。
燃料電池實現高效率和零排放,是新能源汽車的終極目標。鋰電池是封閉的電化學系統,其活性物質貯存在電池內部,工作時無需加入燃料也無排出廢物,與環境只有能量交換而沒有物質交換,而燃料電池工作時,燃料和氧化劑由外部供給,因此系統的能量密度主要取決于儲氫系統的儲存量,燃料電池在能量密度上提高的空間廣闊。燃料電池汽車效能比汽油車高44%,充電時間比鋰電池電動汽車車大幅減少,真正實現高效率和零排放,是新能源汽車的終極目標。
應用領域需求廣闊,燃料電池望進入快速成長期。產業下游的終端應用主要包含三個領域分別為固定發電領域、交通運輸領域和便攜式領域,除了交通運輸領域,固定發電領域應用推動燃料電池需求持續增長,主要包括分布式發電以及無間斷電源。熱電聯產(CHP)發電方面,燃料電池純發電效率45%,使用熱電聯產(CHP)發電效率可達85%,且排放清潔,噪音小,是新一代發電技術。家用燃料電池屬于微型熱電聯產發電系統,可在發電的同時產生熱水,家用燃料電池最大的優點是可直接使用燃氣發電,因此可以直接接入燃氣供應系統;分布式發電方面,美國安思卓公司推出產品根據風能、太陽能不連續性的特點,對富裕可再生能源進行智能化電解水制氫,在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問題同時生產氫氣以解決燃料電池燃料供應問題,而且做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無間斷電源市場方面,由于數據中心耗電約占整個美國耗電總量的2%,且要求極其穩定的能源供給,而可靠性高、輸出穩定的燃料電池在無間斷電源市場發揮了優勢。
發展瓶頸有望突破,燃料電池將迎來春天。1)高密度儲氫一直是氫能的利用和走向大規模生產應用的瓶頸,隨著工藝不斷改善,先進的技術和材料將助力氫能產業化。目前儲氫技術主要有高壓氣態儲氫、低溫液化儲氫和氫化物固態儲氫三種,其中氫化物固態儲氫是儲氫技術發展趨勢。2)日美加速布局加氫站,中國尚處萌芽階段。全球加氫站主要分布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許多國家計劃在未來擴建加氫站設施,因此未來全球公共加氫站數量還將持續增加。我國加氫站稀缺的主要原因是裝備大多數依賴進口,導致成本居高不下,而目前國家科技部正支持第一個完全自主研發的70MPa加氫站,存儲容量200公斤,隨著國內自主研發站示范成功,以及下游燃料汽車發展的推動,加氫站難題有望得到有效解決。3)電池成本下降將極大地促進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根據英國碳信托咨詢公司統計,當燃料電池系統成本小于36美元/千瓦時,燃料電池汽車方可和內燃機汽車競爭。美國能源部的數據顯示,2015年,交通運輸用燃料電池系統的成本為53美元/千瓦,與2006年相比下降了57.3%,同時預估2020年的成本為40美元/千瓦,燃料電池系統成本不斷降低的趨勢將極大地促進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
行業評級:推薦。目前日本汽車巨頭豐田、本田燃料電池汽車放量在即,同時福田獲得百輛燃料電池客車訂單,開啟燃料電池汽車國產化征程。相比鋰電池,燃料電池真正實現零排放和高效率,憑借優異的特性成為新能源汽車的終極目標。我們認為隨著燃料電池下游應用的持續放量,同時成本持續下降助力燃料電池迎來快速成長期,而上游氫氣供應和質子交換膜材料有望優先受益。我們看好燃料電池行業的發展前景,給予行業“推薦”評級。我們重點推薦標的:氫氣方面,華昌化工(002274)、富瑞特裝(300228);金屬電極方面,貴研鉑業(600459);膜材料方面,三愛富(600636);上海神力科技和中科同力股東:同濟科技(600846);新源動力股東:長城電工(600192)、南都電源(300068)、新大洲A(00057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