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池產業將由中國主宰 市值將達2400億美元
2017-08-07
中國目前電池生產商已經超過140家,預計未來在全球電池產業將會占據很大一部分比重。未來20年,全球電池產業的市值將達到2400億美元。在電動車和電池產業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產業未來將成為中國市場發展重要一環。
隨著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涌現出了一批電動車電池生產商,大家耳熟能詳的莫過于日本的松下、韓國的三星和LG化學、特斯拉超級工廠、中國的比亞迪等。華爾街研究及證券公司Bernstein汽車分析師預計,未來20年,電動汽車在全球汽車銷量當中的占比將達到40%。現階段,全球電動車產銷量幾乎已經達到1億輛,這也就意味著盡管在全球汽車產量沒有增加的情況下,每年電動車市場的產銷量將達到4000萬輛。
假設電池的價格接近于6,000美元,那么全球電池產業的市值則將達到2400億美元。鑒于電動車在應對環境污染問題時所具有的優勢,中國未來無論是在電動車還是電池領域都將處于領先地位。
為了滿足未來電動車的市場需求,全球電動車電池產能則需要大幅度提升,而這也是為什么中國電池生產商迅速擴張的原因。特斯拉和松下曾在2014年宣布將要興建一座年產能達35千兆瓦時的超級工廠,而當時全球的電池產能卻不到50千兆瓦時。
過去三年全球電池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中國的電池產能已經增長至125千兆瓦時,并預計到2020年翻倍至250千兆瓦時。預計從2020年到2037年,全球的電池產能將呈現10倍的增長,相當于增建了60座新超級工廠。
電池發展向中國市場轉移
電池技術發軔于日本,而后在韓國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現在有又在中國市場發展壯大。中國的電池產量在全球的占比早已超過日本,預計到2020年,中國在全球電池市場所占的份額將超過70%。
中國電動車市場目前正處于蓬勃發展時期,中國車企對于國內產品的青睞度也處于上升階段,這也預示著中國未來將在電池生產領域處于領導地位。根據羅蘭貝格2017年第二季度的電子移動性指數(Roland Berger's E-mobility Index Q2 2017)顯示,中國國產鋰離子電池在中國品牌電動車當中的使用率已經超過90%。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想要淌進電池產業這一領域,中國政府目前也正在考慮是否要出臺政策來限定中國電池廠商的最小產能,從而進一步提高中國在全球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盡管還沒有正式宣布,但中國政府或將要求中國電池企業的年產能至少需要達到3至5千兆瓦時。另外,中國政府2016年底發布草案要求,電池企業如果想要獲得政府補助,年產能則至少需要得到8千兆瓦時。這也就預示著,中國政府未來將計劃對年產能達到40千兆瓦時或以上的企業提供支持。
【中順新能人力資源部 2017年8月7日 責任編輯:小耿】
Read